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21年10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《佛论》之五:佛学宇宙起源论及本因观

唐都浪子 唐都浪子 2021-10-04


佛论之五:宇宙起源论及本因观


哲学领域思想发展史观照,佛教就是婆罗门教的传承与完善;尤其是佛教倡导的众生平等理念,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。


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,古印度出现一类阐发婆罗门教教义的文化文学典籍,称作《奥义书》。


所谓奥义,就是梵文“坐近听”之意。奥义书蕴义深远奥妙,如坐近导师聆听玄机。该类文化典籍非一人一时所作,因此对现实世界的解说,有各种不同的说法,反映各种不同认识世界的思路。

其中,包括有类似于中国道家“混沌开窍”的宇宙起源构想。这种构想认为:宇宙的本初是一片混沌,一切无有,清静而沉寂。


正因为它一切无有,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才由它产生出来,由它育养成长,最后又回归其中。因为它寂静安宁,故而称之为“梵”,就是寂静安宁之意。以梵具有的上述特征来看,貌似中国道家学说的


而与道的不同在于:,具有一种无形的意识,称为自我。原则上,我来源于梵;我与梵不可分割

既然有一个自我,所以,就具有意念和想望。梵有了意念和想望,因此,就产生种种事物,从而造就了现实世界。天地人物由此而显现出来,混沌由此破裂。


然而破裂的混沌,仅仅是由自我的意念所产生,是“假梵”假梵破裂后,所产生的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,是瞬逝的、暂存的;所以天地人物都有生有灭。


而梵原本的真体即“真梵”,却永恒存在,不生不灭。假梵变幻,受到真梵主宰,离不开真梵。


但假梵变幻所产生的天地人物,都不认识真梵,只认识假梵,所以它们永远在假梵的范围内生生灭灭,周流不息。

如果有人能超越自我而求得智慧,透过假梵而认识真梵,便可求得解脱而得到快乐,与真梵合体,永不生死起灭。


奥义书构想宇宙本初状态可见:混沌破裂之后梵开始变幻,自我开始苏醒。于是,天地万物便因此诞生。


天地万物产生的形式,更是五花八门。无论哪种说法,都反映一种观念:即宇宙的本初处在混沌状态,独一无二;之后分割开来而生化万物。


混沌之中蕴含一切,也蕴含着似曾萌发的意念;而混沌分裂之际,意念首先启蒙,尔后促成混沌开窍


古印度以为万物起源的宇宙观,与中国道家学说的宇宙观之“道、无”论,有着共同之处;释、道宇宙观的共同之处,反映人类思维一致性

但不同之处是:梵有意识,意识先萌;有意化生。而道无意识,无意而动,自然化生释、道宇宙观的不同之处,反映人类思维进化程度的不同。


就人类思维进化的趋向而言,总是由迷惑趋向清明,由盲目趋向求真,由信神趋向于无神。古印度以为起源以及古中国以为起源的宇宙观,都遵循这一道路。


但前者进化较浅,还没有从宗教的胚胎中完全脱离;而后者进化程度较深,已经飞跃而至宗教的对立面。中国的“道”,已经完全消除意识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。


基于古印度宗教以作为宇宙起源的构想,佛教的创立,与“自我”意念首先萌动的观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。


佛教的创立,一开始便含有一心起灭天地的因素。佛教认为:现实世界的一切都虚幻不实,天地万物之所以以实实在在的形象表现出来,是因为天地万物构成了相互之间的因果依赖关系

佛教把这种因果依赖关系称之为因缘,并把因缘视作现实世界的本因。但佛教并不认为“因缘”是事物形成的最终本因,而认为因缘背后,还有造成因缘的深层原因,便是人心的无知


由于人心的无知,不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因果关系的产物,把虚假事物当成真实事物而妄加行动;这个行动便成为产生一系列事物的原由;从这个缘由产生的结果,便构成这个无知之人的世界。


尽管它是虚假的,却把无知之人卷进去使他们不得解脱。这个虚假的世界虽不真实,却充满痛苦。


为此,人们便要从这个痛苦的虚假世界中解脱出来,解脱的根本方法就是修行。修行的根本宗旨,是求得心明,达到智慧


只有心里明白了、觉悟了,懂得了世界的虚假都是因缘关系造成,便消除了追求虚假事物的意念;从而终止妄行

终止妄行,就断绝了引起结果的缘由;从而他意念中那个虚幻的世界便断灭;便从那个虚幻的世界里解脱出来,进入永无生死的极乐世界。佛学构想的极乐世界中,其实什么也没有。


佛学的宇宙本因观蕴含三个特点:一、现实世界是虚幻的。二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实世界。三、自己现实世界的起灭取决于自己的心境,心明则灭,心昧则生


佛学教义直接涉及人类解脱问题,符合人类心理追求特征;加之它的教义还主张慈善忍让,符合在上者求得安宁的要求,因此广为传播,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


唐都浪子:《佛论》系列


  延伸阅读

  佛论之四:佛教立兴及分流传播

  佛论之三:佛教发源及创立背景

  佛论之二:种姓制度形成与流变

  佛论之一:古印度文明概况概述





  唐都浪子《道论》连续阅读

  之十、道文化的传承

  之九、道教宗派流变

  之八:道教衰变兴立

  之七:道家的人生观

  之六:道家的人性论

  之五:天人关系之论

  之四:宇宙的本因

  之三:道家的宇宙观

  《道论》:二、源起

  《道论》:一、概述



点击下图了解强档史书


  延伸阅读:专辑

  饥饿年代:农桑旧事风俗集

  诗解大唐:目录汇总及链接

  浪说红楼:目录汇总及链接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